熱敷法有哪些具體操作方法

本文Tag標簽:熱敷法??

  熱敷康復機體的機理在于熱敷可擴張血管,加快血流,使肌肉、肌腱、韌帶松弛,還可解除因肌肉痙攣、強直而引起的疼痛(如胃腸痙攣、腰肌勞損等),增加血液循環(huán),加速滲出物的吸收,促進炎癥的消散,有消炎退腫的作用,還可解除因腸脹氣引起的疼痛,以及尿潴留等。

  ①熱水袋法。也叫干熱敷法。常用于解痙、鎮(zhèn)痛、保暖。

  將冷、熱水共同倒入搪瓷罐內,要求水溫為50℃(以水溫計調節(jié)較為準確),然后灌入熱水袋內,灌入量為熱水袋容量的1/2~2/3,逐出袋內空氣,擰緊塞子,擦干后倒提熱水袋觀察是否漏水,最后裝入布套中或用毛巾包裹,放于患兒需要部位。無熱水袋時也可用葡萄糖空瓶或塑料壺(瓶)代替,只要遇熱水不變形、不漏水就可以用。施熱時間一般不超過20~30分鐘。此法方便常用,但其熱力效應不如濕熱敷法。

  對嬰幼兒施熱敷時,溫度要控制在50℃之內,并應多包一塊大毛巾或放于兩層毯子之間。經常觀察放置熱水袋部位,以免造成燙傷。如有皮膚紅腫,應立即停止使用,并在局部涂凡士林保護皮膚。臟器出血,軟組織挫傷、扭傷或砸傷初期(前三天)忌用熱敷。急性腹痛診斷未明前不宜熱敷。面部危險三角區(qū)感染化膿、皮膚濕疹、細菌性結膜炎均禁忌熱敷。

  ②濕熱敷法。常用于消炎、鎮(zhèn)痛。將橡膠單(或塑料布)和毛巾墊在濕熱敷部位下面,在需要熱敷的皮膚局部涂以凡士林,或涂食用油,注意涂抹范圍要大于熱敷面積,然后蓋上一層紗布。將浸在熱水里的小毛巾擰至不滴水,用手腕部試溫,以不燙手為宜,折疊后敷于患兒患處,上面加蓋干毛巾保溫。在患部不忌壓的情況下,還可用熱水袋放置在小毛巾上,再蓋上大毛巾保濕則效果更佳。濕熱敷的溫度以患兒能夠耐受,不覺燙為原則,約3~5分鐘更換一次,一般連續(xù)熱敷15~20分鐘。熱敷完畢,揭去紗布,擦去凡士林,穿好衣服。濕熱敷穿透力強,因而消炎作用也好。施熱過程中應加強觀察,因患兒往往不能很好合作,要慎防燙傷;在對傷口外露的部位熱敷時,要注意無菌操作,以防感染。另外,在熱敷面部后,半小時之內不宜外出,以防感冒。

還有疑問嗎?請留下您的問題,15分鐘內回答您!